文章目錄
Toggle文章發表時間: 2025/9/7
文章更新時間: 2025/9/7
前言:你快樂嗎?
我相信快樂是所有人終其一生,都會渴望追求的一種正向感受。
當我們沒有了快樂,就如同鳥兒沒有了翅膀,生命也會變得黯然無光。
而在這本《更快樂》中,作者則帶著我們又更進一步的,去理解「快樂」對我們的意義。
你也想讓自己人生能活得更快樂嘛?那就讓我們打開這本書跟著作者的腳步一同加入這場「快樂革命」吧
這本書在說什麼?
本書的作者是塔爾.班夏哈(Tal Ben-Shahar)是位哈佛的正向心理學教授,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、幸福研究學院創辦人。
而長年在哈佛教授「快樂課」的他發現到!雖然人人都在追求快樂,但卻沒有人好好的去思考,快樂究竟是什麼?怎樣才能活得快樂。
他認為:快樂並非只是種曇花一現的正向感受,他更是我們每個人都該追求的終極貨幣,是我們一切行動背後的準則。
以下我就分享幾個書中打動我的觀點,以及自己讀後的心得,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幫助喔。

我們該如何衡量快樂?
我很喜歡本書開頭對於快樂的探討,也就是我們到底該如何衡量快樂呢?
最簡單的方式莫過於問問自己:我快樂嗎?但作者也告訴我們,這樣問會有個BUG!
因為當我們去這樣問自己時,其實就掉入了二選一的陷阱裡,變成要嘛「快樂」要嘛「不快樂」。
所以與其問自己快不快樂,不如問自己:怎樣才能活得快樂呢?
當我看到這段時,我就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,原來有時候我感到「不快樂」的原因,可能就只是因為自己問錯問題罷了。
而當我們能換上了這個觀點去思索時,除了能幫助我們更「主動出擊」外,還有個更關鍵的好處是。
它也能讓我們去接受一個關於快樂的事實與本質:「追求快樂是個持續進行的過程,只有無限連續的點而沒有某個定點」
追求快樂沒有定點,不會因為我們獲得了快樂而停止,相反的他更像是段持續不斷前進的旅程。
這份感受是我們能不斷的去重新經驗的,將活得更快樂列為終生目標,並把注意力放在能使我們快樂的做法上,是讓我們能活得更快樂的秘訣哦。

目標是幫助我們享受當下
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章節了,它談到了快樂與目標之間的關係。
在書中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,講述位年輕人跟一群老僧結伴去爬聖母峰。
年輕人雖然是隊裡最年輕的,但他卻也是爬的最辛苦的,而他最後選擇了放棄,而那些老僧則是毫不費力的順利登頂。
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?原來是因為這位年輕人,他一心只想有著完成攻頂的目標,而這也讓他不僅無法享受登山的樂趣,最後還因著眼前綿延不絕的山路,而喪失了繼續前進的慾望與體力。
而反觀老僧們,他們雖然也有著登頂的目標,但目的只是為了往前走,而不是把登頂當成最重要的目標!
他們知道自己的方向是正確的,所以能去全神貫注地享受每個步伐的節奏,沒有被走不完的山路打倒。
而這個故事真的讓我非常有感觸,因為我有時候就像這位年輕人一樣,會因著一心想完成目標而無法享受過程,反過來還把自己搞得非常不快樂。
而作者也藉由這故事來提醒我們,我們常以為達到了目標就會更快樂,但事實上真正讓我們獲得快樂的,並不是「完成目標」本身,而是抵達目標的過程。
就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提醒的:設定目標的真正用意,是幫助我們毫無牽掛地享受當下,是協助我們活得快樂的手段,而不是目的,所以千萬別為了手段而忘了目的(活得快樂)

結語:請好好活在當下
閱讀這本《更快樂》真的帶給了我許多很好的閱讀體驗與收獲。
除了幫我釐清了快樂與自己的關係外,書中的一些練習也讓我做的非常開心,像是「快樂冥想」與「快樂推進器」,現在就已成了我有空就會做的練習。
這些練習能很有效的幫我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,讓我能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喜悅。
在這心理疾病大幅激增、人們越來越「不快樂」世代,學習讓紛亂的心好好靜下心來,真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的練習。
我想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的:為了體驗與實現快樂,我們必須接受「把握現在」的觀念。
總結來說《更快樂》這本書所帶給我的,除了許多的快樂技巧外,我覺得他更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如何活得快樂的指南。
它提醒了我們,快樂其實可以很簡單!那就是好好的把握當下就好,好好的與眼前的人相處、主動的為生命心懷感激、把握每個為他人奉獻的機會,我想這正是讓我們活得快樂、擁有美好人生的不二法門。
在此也把這本《更快樂》分享給大家,期許大家讓快樂成為你生命的嚮導,因而活出更加快樂且喜悅的人生哦。

推薦指數:5
《更快樂》透過正向心理學帶我們重新思考快樂的定義,並提供實用方法與練習。讀後能學會活在當下、珍惜過程,找到持續快樂的方式,讓生活更充實與自在。